2020年,一個充滿艱辛的數字,讓中國乃至世界記憶猶新,今年不期而至的疫情暴發,讓人們開始敬畏生命,思考生活、工作的點點滴滴,但是,人類總是如此固執,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企業、工廠、個人,尋求新的關聯方式,一股新的力量,冉冉升起,現場帶貨、抖音、視頻等各種形式的關聯方式和手段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教育也隨之應運而創新。
2021年企業為什么要做新媒體營銷?
有朋友說:公司一直想做新媒體,一直沒有下定決心,能不能分析一下為什么企業要加入新媒體營銷?
面臨這一問題,我其實很無語,都是2021年了,還有人問要不要做新媒體營銷,但粉絲問,我還是好好談談這一問題。
首先,品牌要追求消費者。
為什么要做新媒體?如今,消費者通常出現在哪里?消費的渠道是什么?互聯網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渠道,影響力日益增加,全面影響了每個人的生活。
無論大小,無論產品類型如何,除了極少數的線下場景外,在線已經能夠滿足一個人幾乎所有的生活需求。
看抖音每天活7億,微信6.7億,看其他巨頭每天活幾億,這是什么?這是消費者的停留時間,關注點;品牌需要追求消費者,這是核心;
以前我們傳播選擇報紙,因為報紙可以傳到千家萬戶,后來傳播宣傳電視,因為電視覆蓋全國;現在我們選擇新的手機媒體,無論是數量還是頻率,這個渠道都成了最關鍵的傳播渠道。
不行,但對手不行!
二是品牌營銷要看大做小。
看大就是找到大部分目標消費群體接觸的媒體;做小就是結合新媒體的屬性,選擇多個平臺,實現小眾傳播。
以前央視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,但現在無論哪個渠道和平臺都解決不了大部分問題。網絡名人、人才、自媒體、平臺形成了新的營銷矩陣。
隨著這種趨勢的變化,我們的品牌營銷也需要從大眾媒體走向小眾媒體,不要過分重視大平臺,不要忽視每一個個體媒體的力量。
小紅書種草能成就完美日記,抖音傳播能成就花西子,全網分發能成就元氣森林,這些都是小媒體組合實現的。
第三,更準確更有效。
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,營銷成本也越來越高,所以更準確的交付策略非常重要,否則很有可能成本不足。
為了更加精確地做新媒體,只有它能做到更多的數據匯總,更多維度的數據呈現結果,再也不會純粹碰運氣投放廣告。
以前做央視的人都不能保證精確度,很多時候做的是漏斗,投放給10億人看,然后過濾出100萬用戶。如今,我們可以比較精確地在5000萬人群中培一百萬用戶。
第四,電視統治人們認知世界的時代過去了,手機統治的時代才剛剛開始。
伴隨著5G的發展,手機統治人們認知世界的時代才剛剛開始,全面視頻化的信息模式也在加速,成本更低,效率更高,信息獲取更準確。
然后我們的營銷傳播就離開了電視,需要進入更多的手機。
并且形成圖文+視頻矩陣的模式更加持久。
五是新媒體營銷時代的內容更為重要。
以前我們的廣告更多的是吹牛,說自己有多好,王婆賣瓜更多一點;但現在我們的廣告在前三秒就會被劃掉,此時我們需要創造更高質量的內容。
將來企業品牌部不會創造高質量內容的都要下崗,沒有存在的意義。
未來無法創造高質量內容的媒體人沒有價值。
高質量內容的創造是所有企業的嚴重傷害,給了更多的人才、網紅、媒體團隊機會。
光有內容是不夠的。內容還需要鏈接消費者,設計流程,培養服務,加強供應鏈和互動。
第六單純自己做傳播的時代已經過去,自我傳播+自我傳播的模式全面興起。
并非我們不想自己傳播任何東西,而是消費者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地相信企業,而是需要從更多的素人那里獲得信息認可;因此,自我傳播已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,我們需要自我傳播+自我傳播的組合來打通消費者。
第七是新媒體營銷既面向消費者,也面向經銷商。
傳播的核心是B+C,從消費者到經銷商,企業可以走得更遠。
正是因為消費者是世世代代不枯竭的,經銷商也需要不斷加強認可和招募渠道。
從電視媒體到現在,新媒體的勢能沒有改變,但新媒體在培養消費者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。
第八是競爭
競爭者將布局新媒體,而我們決不能落后,要知道這條渠道的落后將是死亡。